中国历史列表及简介(中国历史朝代皇帝表)
2022-08-04 12:13:49 体操队 作者:kunlinan【 字体:大 中 小 】
求中国1840-1949历史重大事件列表
1839年
林则徐在广州禁烟。6月在虎门海滩销烟。英国政府决定发动侵略中国战争。
1840年
6月,鸦片战争爆发,英军从广州转攻厦门,攻陷定海,北犯天津。
1841年
1月,琦善同英国签订《穿鼻草约》,道光帝不满,派奕山到广州主持军事,对英作战。关天培在虎门炮台抗击英军,壮烈牺牲。5月,英军进逼广州,弈山投降。三元里人民进行抗英斗争。9月,定海再次陷落,三总兵抗敌牺牲。
1842年
6月,陈化成坚守吴淞口以身报国。镇江守军与敌人血战到底。8月,英舰到达南京江面,清政府被迫签订了《中英南京条约》。
1843年
英国强迫清攻府签订《中英五口通商章程》和《虎门条约》,作为《南京条约》的附件。
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。
1844年
《中美望厦条约》和《中法黄埔条约》签订。
洪秀全和冯云山到广西山区传教,杨秀清、萧朝贵、韦昌辉、石达开先后参加拜上帝教,成为领导骨干。
1848年
洪秀全写成《原道觉世训》、《太平天日》等文章,表现了要建立帝王事业的志愿。
1851年
1月11日,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起义,建号太平天国。9月,在永安州城建制封王。
1853年
3月,太平军占领南京,改名天京,定为都城。颁布《天朝田亩制度》。4月,发动北伐与西征。
9月,周立春领导青浦人民赵义,刘丽川领导上海小刀会起义。北方捻党起义。
1855年
捻党在雉河集会盟,推张乐行为盟主,开始有统一的指挥和领导。捻军成为太平天国在北方的友军。
1856年
秋,“天京事变”发生。
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。
1858年
沙俄强迫黑龙江将军奕山签订《爱珲条约》。
英法联军占领天津。俄、英、法、美强迫清政府分别签订《天津条约》。
1859年
6月,英法公使到北京交换条约文本,蓄意挑衅,炮轰大沽口。中国守军开炮还击,击沉击毁敌舰十多只,英海军司令受重伤。
1860年
英法联军攻占天津、北京。中英、中法、中俄《北京条约》签订。
1861年
11月,那拉氏发动政变(史称“辛酉政变”或“北京政变”)。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,共同镇压太平天国运动。
曾国藩创设安庆军械所。它是洋务派办的第一个军事工业。
1862年
陈玉成在安庆防御战中牺牲。李秀成率军进攻上海,同中外反动军队激战。曾国藩统率反动武装,在外国侵略者配合下围攻天京。太平天国军民进行天京保卫战。
1864年
7月,天京陷落,太平天国失败。
1865年
阿古柏率军侵入新疆。不久,成立哲德沙尔国,自立为汗。俄、英侵略者先后承认这个伪政权。
1867年
美国借口美船水手被杀,派军队侵犯台南瑯王乔 ,被台湾人民击退。
1868年
捻军失败。
1871年
沙俄派兵侵占伊犁地区。
1872年
李鸿章在上海设立轮船招商局。它是洋务派办的第一个与民用有关的工业。
广东南海商办的继昌隆缫丝厂创立。
1874年
日本侵略军侵犯台湾瑯王乔 ,台湾军民坚决抵抗,日军惨败。清政府被迫签订《北京专条》。
1876年
《中英烟台条约》签订。
1881年
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《伊犁条约》。
1883年
12月,中法战争爆发。
1884年
8月下旬,法舰突然袭击马尾军港的福建水师。清政府下诏对法国正式宣战。10月,刘铭传的清军击退进犯台北的法军。
1885年
3月,法舰进犯浙江镇海。刘永福黑旗军和越南人民配合,在临洮大败法军,收复十多个州县。冯子材在镇南关大败法军,乘胜追击,收复谅山等要地。6月,《中法新约》签订。
1888年
康有为第一次向光绪帝上书,要求变法。
1894年
朝鲜东学党起义,日本乘机出兵朝鲜,占领汉城。7月,日军突然袭击在牙山附近的中国运输船和驻军,挑起侵略中国的甲午战争。左宝贵在平壤战役牺牲。在黄海战役中,邓世昌、林永升等牺牲。日军侵入辽东半岛,东北人民英勇抗敌,保卫国土。
孙中山在美国檀香山成立兴中会。
1895年
在威海卫战役中,北洋海军覆灭。清政府向日本求和,被迫签订中日《马关条约》。徐骧领导的台湾义军和刘永福配合,抗击日军。
康有为等“公车上书”,反对同日本议和,请求变法。
1897年
德国强占胶州湾,民族危机严重。
严复译述的《天演论》在《国闻报》上定期发表。
1898年
6月,光绪帝颁布《定国是诏》任康有为为总理衙门章京。接着又派谭嗣同、杨锐、刘光第、林旭等人参预变法。
9月,那拉氏(慈禧太后)发动政变,囚禁光绪帝,杀害谭嗣同、杨锐、刘光第、林旭等六人(即戊戌六君子)。史称“戊戌政变”。戊戌变法失败。
1899年
秋,山东平原县义和团在朱红灯领导下举行武装起义。
美国提出侵略中国的“门户开放”政策。
1900年
夏,在京津地区义和团运动的影响下,其他各地也爆发了义和团运动,全国掀起了反帝反封建斗争的浪潮。6月,八国联军侵略中国。义和团在廊坊、老龙头车站、紫竹林租界等地抗击八国联军,围攻北京东交民巷使馆和西什库教堂,在北仑配合清军阻击八国联军。
沙俄出兵侵略我国东北,制造海兰泡、江东六十四屯惨案。
1901年
9月,《辛丑条约》签订。
1902年
章炳麟的《驳康有为论革命书》在《苏报》上发表。
1903年
邹容著《革命军》,章炳麟为《革命军》作序。
1904年
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华兴会、光复会成立。陈天华著《猛回头》和《警世钟》。
1905年
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,提出政治纲领,选举孙中山为总理,创办了《民报》。
1906年
革命党在萍乡、醴陵、浏阳起义,安源矿工六千人参加斗争,最终失败。
1907年
孙中山领导潮州、惠州、钦州、廉州和镇南关起义,旋败。徐锡麟在安徽起义,失败被害。秋瑾准备在浙江响应,被捕慷慨就义。
1911年
4月,孙中山和黄兴发动广州起义,失败。5月,保路运动爆发。10月10日,武昌起义爆发。革命首先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,成立湖北军政府,改国号为中华民国。
1912年
元旦,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在南京就职,宣告中华民国成立。接着成立临时参议院,不久,颁布参议院制定的《中华民国临时约法》。
2月,清帝退位。孙中山辞职,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,接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。
宋教仁等准备组织责任内阁,以限制袁世凯的权力;将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。
1913年
3月,袁世凯派人在上海火车站杀害了宋教仁。7月,爆发“二次革命”。“二次革命”失败后,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他为正式大总统,权力进一步扩大。
1915年
1月,日本提出灭亡中国的《二十一条》。
12月,袁世凯当上了中华帝国皇帝,改年号为“洪宪”。蔡锷在云南起义,组织护国军,讨伐袁世凯。
陈独秀创办《青年杂志》,在创刊号上发表《敬告青年》一文,提出民主和科学的口号,掀起新文化运动。
1916年
袁世凯在绝望中死去。黎元洪继任总统。总理段祺瑞操纵北京政府实权。
法国强占天津老西开,以扩大法租界。天津工人首先起来反抗,全国人民大力支援,粉碎了法国侵占老西开的阴谋。
李大钊发表《青春》一文,号召青年追求进步,勇敢地创造青春的中国和世界。
1917年
张勋复辟失败。
段祺瑞下令对德宣战,宣布不再恢复《临时约法》和国会。孙中山在广州发动护法运动。
1918年
鲁迅发表《狂人日记》,号召人民起来推翻吃人的旧社会。
李大钊发表《庶民的胜利》和《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》,热情歌颂十月社会主义革命。
1919年5月4日 “五四”运动爆发
6月3日 上海工人大罢工
1920年夏 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在上海建立
秋 毛泽东在湖南建立社会主义青年团和共产主义小组
1921年7月 中国共产党成立
1922年1月-3月 香港中国海员大罢工
7月 中共“二大”召开
9月 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
1923年2月 京汉铁路工人举行“二七”大罢工
6月 中共“三大”召开
1924年1月 中国国民党“一大”召开,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形成
1925年3月12日 孙中山先生逝世
5月30日 发生“五卅”惨案,“五卅”反帝运动爆发
1925年6月-
1926年10月 香港工人大罢工
1926年3月 毛泽东发表《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》
蒋介石策动“中山舰事件”
5月 蒋介石提出“整理党务案”
7月 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
1926年10月-
1927年3月 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
1927年1月 武汉和九江人民收回英租界
3月 毛泽东发表《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》
4月12日 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
7月15日 汪精卫集团叛变革命
第 二 次 国 内 革 命 战 争
8月1日 “八一”南昌起义
8月7日 中共中央召开“八七”会议(在汉口)
9月 毛泽东领导湘赣边秋收起义
10月 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到达井冈山地区
12月11日 广州起义
1928年4月 井冈山会师,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
1929年12月 古田会议召开
1930年3月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
冬-
1931年秋 中央革命根据地工农红军粉碎国民党三次反革命“围剿”
1931年9月18日 日本帝国主义发动“九·一八”事变
11月 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,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
1932年1月28日 日本帝国主义发动“一·二八”事变,十九路军奋起抗战
3月 日本操纵的伪“满洲国”成立
1933年春 工农红军粉碎国民党第四次反革命“围剿”
1934年10月 工农红军第五次反“围剿”失败,中央革命根据地主力红军开始长征
1935年1月 遵义会议召开
2月 东北抗日联军建立
10月 中央红军胜利到达陕北
12月9日 “一二·九”运动爆发
12月 中共中央瓦窑堡会议,毛泽东发表《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》
1936年5月 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成立
10月 全国三大主力红军胜利会师,长征胜利结束
12月 西安事变,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
抗 日 战 争
1937年7月7日 “芦沟桥事变”,抗日战争开始
7月15日 中共提出国共合作的抗日宣言
8月13日 日本发动“八·一三”事变
8月 中共洛川会议,颁布《抗日救国十大纲领》
9月 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抗日宣言,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
八路军平型关大捷
10月 八路军创立第一个抗日根据地——晋察冀根据地
1938年春 台儿庄战役胜利
5月 毛泽东发表《论持久战》
10月 中共召开六届六中全会
广州、武汉失守,抗战进入相持阶段
1939年底 中共打退国民党第一次反共高潮
1940年1月 毛泽东发表《新民主主义论》
8-11月 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
1941年1月 国民党发动第二次反共高潮——皖南事变
-1942年 中国共产党采取“三三制”原则,加强抗日民主政权建设,实行减租减息政策,开展大生产运动和整风运动,进行反“扫荡”斗争,保卫解放区
1943年6月-7月 国民党第三次反共高潮被制止
1944年9月 林伯渠代表共产党提出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,组织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
1945年4月 中共“七大”召开
8月8日 苏联对日宣战
8月15日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
9月2日 日本正式签订投降书
第 三 次 国 内 革 命 战 争
8月28日-
10月10日 国共重庆谈判,签订《双十协定》
10月中下旬 上党、邯郸战役,粉碎国民党的局部进攻
12月 昆明学生发动“一二·一”爱国运动
1946年1月10日 国共两党签订停战协定
政协会议开幕
6月 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,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开始
12月 北平学生发动抗议美军暴行的运动
1947年2月28日 台湾人民举行“二·二八”起义
3月-7月 延安保卫战,孟良崮战役,粉碎国民党的重点进攻
5月 全国学生发动“反饥饿、反内战、反迫害”的爱国运动
6月30日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
7月 人民解放军开始全国规模的反攻
9月 中共全国土地会议召开,公布《中国土地法大纲》
10月 《中国亿解放军宣言》发表
中共宣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
1948年9月-11月 辽沈战役
11月-
1949年1月 淮海战役
12月-
1949年1月 平津战役
1949年3月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
4月21日 毛泽东、朱德发而进军令,解放军渡江作战
4月23日 解放南京,国民党反动统治结束
6月30日 毛泽东发表《论人民民主专政》
9月21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幕
10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,民主革命终结和社会主义革命开始
中国历史朝代皇帝表
hhh0009 十级 | 我的知道 | 消息(65) | 空间 | 应用 | 退出 我的知道 我的提问
我的回答
为我推荐的提问
应用 礼物
投票
分享
HOHO
照片PK
开心农家乐
中国历史朝代公元对照
夏 约公元前21世纪-约公元前16世纪
商 约公元16世纪-约公元前1066
周 西 周 约公元前1066-公元前771
东 周 公元前770-公元前256
春秋时代 公元前770-公元前476
战国时代 公元前475-公元前221
秦 公元前221-公元前206
汉 西 汉 公元前206-公元23
东 汉 25-220
三国 魏 220-265
蜀 221-263
吴 222-280
西 晋 265-316
东晋 十六国 东 晋 317-420
十六国 304-439
南北朝 南 朝 宋 420-479
齐 479-502
梁 502-557
陈 557-589
北 朝 北 魏 386-534
东 魏 534-550
北 齐 550-577
西 魏 535-557
北 周 557-581
隋 581-618
唐 618-907
五代十国 后 梁 907-923
后 唐 923-936
后 晋 936-946
后 汉 947-950
后 周 951-960
十 国 902-979
宋 北 宋 960-1127
南 宋 1127-1279
辽 907-1125
西 夏 1032-1227
金 1115-1234
元 1279-1368
明 1368-1644
清 1644-1911
中华民国 1912-1949
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-五帝(约前26世纪初——约前22民纪末至约前21世纪初)
黄帝
颛顼
帝喾
尧
舜
夏(约前22世纪末至约前21世纪初——约前17世纪初)
禹
启
太康
仲康
相
少康
杼
槐
芒
泄
不降
扃
廑
孔甲
皋
发
桀
商(约前17世纪初——约前11世纪)
汤
外丙
仲壬
太甲
沃丁
太庚
小甲
雍已
太戊
仲丁
外壬
河亶甲
祖乙
祖辛
沃甲
祖丁
南庚
阳甲
盘庚
小辛
小乙
武丁
祖庚
祖甲
廪辛
康丁
武乙
太丁
帝乙
纣
周(约前11世纪——前256)[西周、东周]
西周(约前11世纪——前771)
武王(姬发)
成王(姬诵)
康王(姬钊)
昭王(姬瑕)
穆王(姬满)
共王(姬翳扈)
懿王(姬鞯)
孝王(姬辟方)
夷王(姬燮)
厉王(姬胡)
共和
宣王(姬静)
幽王(姬宫星)
东周(前770——前256)
平王(姬宜臼)
桓王(姬林)
庄王(姬佗)
禧王(姬胡齐)
惠王(姬阆)
襄王(姬郑)
顷王(姬壬臣)
匡王(姬班)
定王(姬瑜)
简王(姬夷)
灵王(姬泄心)
景王(姬贵)
悼王(姬猛)
敬王(姬丐)
元王(姬仁)
贞定王(姬介)
哀王(姬去疾)
思王(姬叔)
考王(姬嵬)
威烈王(姬午)
安王(姬骄)
烈王(姬喜)
显王(姬扁)
慎靓王(姬定)
赧王(姬延)
秦[秦帝国(前221——前206)]
周赧王59年乙巳(前256),秦灭周。自次年(秦昭襄王52年丙午,前255)起至秦王政25年己卯(前222),史家以秦王纪年。秦王政26年庚辰(前221)完成统一,称始皇帝。
昭襄王(嬴则,又名稷)
孝文王(嬴柱)
庄襄王(嬴子楚)
始皇帝(嬴政)
二世皇帝(嬴胡亥)
汉(前206——公元220)[西汉、东汉]
西汉(前206——公元25)
包括王莽(公元9——23)和更始帝(23——25)。
高帝(刘邦)
惠帝(刘盈)
高后(吕雉)
文帝(刘恒)——后元
景帝(刘启)——中元、后元
武帝(刘彻)——建元、元光、元朔、元狩、元鼎、元封、太初、天汉、太始、征和、后元
昭帝(刘弗陵)——始元、元凤、元平
宣帝(刘询)——本始、地节、元康、神爵、五凤、甘露、黄龙
元帝(刘示)——初元、永光、建昭、竟宁
成帝(刘骜)——建始、河平、阳朔、鸿嘉、永始、元延、绥和
哀帝(刘欣)——建平、元寿
平帝(刘侃)——元始
孺子婴(王莽摄政)——居摄、初始
[新]王莽——始建国、天凤、地皇
更始帝(刘玄)——更始
东汉(25——220)
光武帝(刘秀)——建武、建武中元
明帝(刘庄)——永平
章帝(刘怛)——建初、元和、章和
和帝(刘肇)——永元、元兴
殇帝(刘隆)——延平
安帝(刘祜)——永初、元初、永宁、建光、延光
顺帝(刘保)——永建、阳嘉、永和、汉安、建康
冲帝(刘炳)——永嘉
质帝(刘缵)——本初
桓帝(刘志)——建和、和平、元嘉、永兴、永寿、延熹、永康
灵帝(刘宏)——建宁、熹平、光和、中平
献帝(刘协)——初平、兴平、建安、延康
三国(220——280)[魏、蜀汉、吴]
魏(220——265)
文帝(曹丕)——黄初
明帝(曹壑)——太和、青龙、景初
齐王(曹芳)——正始、嘉平
高贵乡公(曹髦)——正元、甘露
勃帝[曹奂(陈留王)]——景元、咸熙
蜀汉(221——263)
昭烈帝(刘备)——章武
后主(刘禅)——建兴、延熙、景耀、炎兴
吴(222——280)
大帝(孙权)——黄武、黄龙、嘉禾、赤乌、太元、神凤
会稽王(孙亮)——建兴、五凤、太平、
景帝(孙休)——永安
乌程侯(孙皓)——元兴、甘露、宝鼎、建衡、凤凰、天册、天玺、天纪
晋(265——420)[东晋、西晋]
西晋(265-317)
武帝(司马炎)——泰始、咸宁、太康、太熙
惠帝(司马衷)——永熙、永平、元康、永康、永宁、太安、永安、建武、永安、永兴、光熙
怀帝(司马炽)——永嘉
愍帝(司马邺)——建兴
东晋(317——420)
元帝(司马睿)——建武、大兴、永昌
明帝(司马绍)——永昌、太宁
成帝(司马衍)——太宁、咸和、咸康
康帝(司马岳)——建元
穆帝(司马聃)——永和、升平
哀帝(司马丕)——隆和、兴宁
海西公(司马奕)——太和
简文帝(司马昱)——咸安
孝武帝(司马曜)——宁康、太元
安帝(司马德宗)——隆安、元兴、义熙
恭帝(司马德文)——元熙
南北朝(420——589)
南朝(宋、齐、梁、陈)
宋(420——479)
武帝(刘裕)——永初
少帝(刘义符)——景平
文帝(刘义隆)——元嘉
孝武帝(刘骏)——孝建、大明
前废帝(刘子业)——永光、景和
明帝(刘彧)——泰始、泰豫
后废帝[刘昱(苍梧王)]——元徽
顺帝(刘淮)——升明
齐(479——502)
高帝(萧道成)——建元
武帝(萧赜)——永明
郁林王(萧昭业)——隆昌
海陵王(萧昭文)——延兴
明帝(萧鸾)——建武、永泰
东昏侯(萧宝卷)——永元
和帝(萧宝融)——中兴
梁(502——557)
武帝(萧衍)——天监、普通、大通、中大通、大同、中大同、太清
简文帝(萧纲)——大宝
元帝(萧绎)——承圣
敬帝(萧方智)——绍泰、太平
陈(557——589)
武帝(陈霸先)——永定
文帝(陈倩)——天嘉、天康
废帝[陈伯宗(临海王)]——光大
宣帝(陈顼)——太建
后主(陈叔宝)——至德、祯明
北朝(北魏、东魏、北齐、西魏、北周)
北魏[拓跋氏,后改元氏](386——534)
北魏建国于丙戌(386年)正月,初称代国,至同年四月始改国号为魏,439年灭北凉,统一北方。
道武帝(拓跋圭)——登国、皇始、天兴、天赐
明元帝(拓跋嗣)——永兴、神瑞、泰常
太武帝(拓跋焘)——始光、神珈、延和、太延、太平真君、正平
南安王(拓跋余)——永(承)平
文成帝(拓跋睿)——兴安、兴光、太安、和平
献文帝(拓跋弘)——天安、皇兴
孝文帝(元宏)——延兴、承明、太和
宣武帝(元恪)——景明、正始、永平、延昌
孝明帝(元诩)——熙平、神龟、正光、孝昌、武泰
孝庄帝(元子攸)——建义、永安
长广王(元晔)——建明
节闵帝(元恭)——普泰
安定王(元朗)——中兴
孝武帝(元攸)——太昌、永兴、永熙
东魏(534——550)
孝静帝(元善见)——天平、元象、兴和、武定
北齐(550——577)
文宣帝(高洋)——天保
废帝(高殷)——乾明
孝昭帝(高演)——皇建
武成帝(高湛)——太宁、河清
后主(高纬)——天统、武平、隆化
幼主(高恒)——承光
西魏(536——556)
文帝(元宝炬)——大统
废帝(元钦)
恭帝(元廓)
北周(557——581)
孝闵帝(宇文觉)
明帝(宇文毓)——武成
武帝(宇文邕)——保定、建德、宣政
宣帝(宇文赟)——大成
静帝(宇文阐)——大象、大定
隋(581——618)
隋建国于581年,589年灭陈,完成统一。
文帝(杨坚)——开皇、仁寿
炀帝(杨广)——大业
恭帝(杨侑)——义宁
唐(618——907)
高祖(李渊)——武德
太宗(李世民)——贞观
高宗(李治)——永徽、显庆、龙朔、麟德、乾封、总章、咸亨、上元、仪凤、调露、永隆、开耀、永淳、弘道
中宗(李显,又名哲)——嗣圣
睿宗(李旦)——文明
武后(武曌)——光宅、垂拱、永昌、载初
武后称帝,改国号为周——天授、如意、长寿、延载、证圣、天册万岁、万岁登封、万岁通天、神功、圣历、久视、大足、长安
中宗(李显,又名哲),复唐国号——神龙、景龙
睿宗(李旦)——景云、太极、延和
玄宗(李隆基)——先天、开元、天宝
肃宗(李亨)——至德、乾元、上元
代宗(李豫)——宝应、广德、永泰、大历
德宗(李适)——建中、兴元、贞元
顺宗(李诵)——永贞
宪宗(李纯)——元和
穆宗(李恒)——长庆
敬宗(李湛)——宝历
文宗(李昂)——宝历、大(太)和、开成
武宗(李炎)——会昌
宣宗(李忱)——大中
懿宗(李崔)——大中、咸通
僖宗(李儇)——咸通、乾符、广明、中和、光启、文德
昭宗(李晔)——龙纪、大顺、景福、乾宁、光化、天复、天佑
哀帝(李柷)——天佑
五代(907——960)[后梁、后唐、后晋、后汉、后周]
后梁(907——923)
太祖(朱晃,又名温、全忠)——开平、乾化
末帝(朱真)——乾化、贞明、龙德
后唐(923——936)
庄宗(李存勖)——同光
明宗(李亶)——天成、长兴
闵帝(李从厚)——应顺
末帝(李从珂)——清泰
后晋(936——947)
高祖(石敬瑭)——天福
出帝(石重贵)——天福、开运
后汉(947——950)
高祖(刘皓,本名知远)——天福、乾佑
隐帝(刘承佑)——乾佑
后周(951——960)
太祖(郭威)——广顺、显德
世宗(柴荣)——显德
恭帝(柴宗训)——显德
宋(960——1279)[北宋、南宋]
北宋(960——1127)
太祖(赵匡胤)——建隆、乾德、开宝
太宗(赵炅,本名匡义,又名光义)——太平兴国、雍熙、端拱、淳化、至道
真宗(赵恒)——咸平、景德、大中祥符、天禧、乾兴
仁宗(赵祯)——天圣、明道、景佑、宝元、康定、庆历、皇佑、至和、嘉佑
英宗(赵曙)——治平
神宗(赵顼)——熙宁、元丰
哲宗(赵煦)——元佑、绍圣、元符
徽宗(赵佶)——建中靖国、崇宁、大观、政和、重和、宣和
钦宗(赵桓)——靖康
南宋(1127——1279)
高宗(赵构)——建炎、绍兴
孝宗(赵慎)——隆兴、乾道、淳熙
光宗(赵敦)——绍熙
宁宗(赵扩)——庆元、嘉泰、开禧、嘉定
理宗(赵昀)——宝庆、绍定、端平、嘉熙、淳佑、宝佑、开庆、景定
度宗(赵祺)——咸淳
恭宗(赵显)——德佑
端宗(赵是)——景炎
帝丙(赵丙)——祥兴
辽[耶律氏](907——1125)
辽建国于907年,国号契丹,916年始建年号,938年(一说947年)改国号为辽,983年复称契丹,1066年仍称辽。
太祖(耶律阿保机)——神册、天赞、天显
太宗(耶律德光)——天显、会同、大同
世宗(耶律阮)——天禄
穆宗(耶律璟)——应历
景宗(耶律贤)——保宁、乾亨
圣宗(耶律隆绪)——乾亨、统和、开泰、太平
兴宗(耶律宗真)——景福、重熙
道宗(耶律洪基)——清宁、咸雍、大(太)康、大安、寿昌(隆)
天祚帝(耶律延禧)——乾统、天庆、保大
金[完颜氏](1115——1234)
太祖(完颜文,本名阿骨打)——收国、天辅
太宗(完颜晟)——天会
熙宗(完颜亶)——天会、天眷、皇统
海陵王(完颜亮)——天德、贞元、正隆
世宗(完颜雍)——大定
章宗(完颜璟)——明昌、承安、泰和
卫绍王(完颜永济)——大安、崇庆、至宁
宣宗(完颜珣)——贞佑、兴定、元光
哀宗(完颜守绪)——正大、开兴、天兴
元[孛儿只斤氏](1206——1368)
蒙古孛儿只斤铁木真于1206年建国。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,1279年灭南宋。
太祖(孛儿只斤铁木真)[成吉思汗]
拖雷(监国)
太宗(孛儿只斤窝阔台)
乃马真后(称制)
定宗(孛儿只斤贵由)
海迷失后(称制)
宪宗(孛儿只斤蒙哥)
世祖(孛儿只斤忽必烈)——中统、至元
成宗(孛儿只斤铁穆耳)——元贞、大德
武宗(孛儿只斤海山)——至大
仁宗(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)——皇庆、延佑
英宗(孛儿只斤硕德八剌)——至治
泰定帝(孛儿只斤也孙铁木儿)——泰定、致和
天顺帝(孛儿只斤阿速吉八)——天顺
文宗(孛儿只斤图帖睦尔)——天历
明宗(孛儿只斤和世剌)——至顺
宁宗(孛儿只斤懿璘质班)——至顺
顺帝(孛儿只斤妥欢帖睦尔)——至顺、元统、至元、至正
明(1368——1644)
太祖(朱元璋)——洪武
惠帝(朱允文)——建文
成祖(朱棣)——永乐
仁宗(朱高炽)——洪熙
宣宗(朱瞻基)——宣德
英宗(朱祁镇)——正统
代宗(朱祁钰)[景帝]——景泰
英宗(朱祁镇)——天顺
宪宗(朱见深)——成化
孝宗(朱佑樘)——弘治
武宗(朱厚照)——正德
世宗(朱厚璁)——嘉靖
穆宗(朱载后)——隆庆
神宗(朱翊钧)——万历
光宗(朱常洛)——泰昌
熹宗(朱由校)——天启
思宗(朱由检)——崇祯
清[爱新觉罗氏](1616——1911)
清建国于1616年,初称后金,1636年始改国号为清,1644年入关。
太祖(爱新觉罗努尔哈赤)——天命
太宗(爱新觉罗皇太极)——天聪、崇德
世祖(爱新觉罗福临)——顺治
圣祖(爱新觉罗玄烨)——康熙
世宗(爱新觉罗胤祯)——雍正
高宗(爱新觉罗弘历)——乾隆
仁宗(爱新觉罗顒琰)——嘉庆
宣宗(爱新觉罗旻宁)——道光
文宗(爱新觉罗奕詝)——咸丰
穆宗(爱新觉罗载淳)——同治
德宗(爱新觉罗载湉)——光绪
末代皇帝(爱新觉罗溥)——宣统
中华民国(1912——1949)
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月10月1日成立参考资料:/e/d/file/jiaoyu/daxue359tp.jpg" alt="中国历史年代排序列表?" />
历史年代排序表如下:
历史王朝简记:夏商与西周,东周分两段,春秋和战国。一统秦两汉,三分魏蜀吴,两晋前后延。南北朝并立,隋唐五代传。宋元明清后,王朝就此完。
扩展资料:
根据历史文献和考古物证,可将中国历史(炎黄文明)划分为十个纪:
炎黄、虞夏、商周、齐楚、秦汉、魏晋、隋唐、宋元、明清、共和。
一、炎黄纪:以仰韶文化为代表,约两千四百年(公元前五十至前二十六世纪)。以农业社会、母系社会末期、铜石并用时代、父系社会初期为准。炎黄纪已经出现私有制、商业、战争、奴隶。
二、虞夏纪:以龙山文化、齐家文化为代表,约一千年(公元前二十六至前十六世纪)。二里头文化兜底:以青铜器时代初期、双轮车、城市、文字等古文明标志为准。传说时代的颛顼、帝喾、尧、舜、禹或可研究纳入本时代故事集。
三、商周纪:青铜器时代中期,分封制中期,以殷墟、甲骨文为典型代表。成汤灭夏、武王伐纣、国人暴动为本时代三部曲。约八百年。
四、齐楚纪:铜铁并用时代,约六百年。以齐楚为代表的众多周边族群势力(分别代表沿海地区、长江流域),大规模融入华夏,为最终形成汉族奠定了基础。这个时代,分封制由鼎盛而崩溃、社会发生巨大变革、封建帝制萌芽。有西周共和、平王东迁,尊王攘夷、问鼎中原,商鞅变法、长平之战等等重要历史故事。
五、秦汉纪:铁器时代初期,中国进入帝制时代。以大一统、书同文为时代口号,史记、汉书为时代标志,蔡伦改进造纸术更具有划时代意义。有秦并六国、大泽乡起义、楚汉相争、张骞出使西域、霍去病封狼居胥、昭君出塞、班超投笔从戎等重要历史故事。
六、魏晋纪。亢龙有悔,黄巾起义,三国两晋,五胡乱华,十六国走马,南北朝并立。
七、隋唐纪。凤凰涅盘,盛世隋唐,隋文科举,大乘玄奘,贞观天可汗,则天女皇帝。
八、宋元纪。天下一家,地狱天堂,文明臻极,野蛮大成,华夏之殇无尽痛,上帝之鞭惊启蒙。(借用欧洲文艺复兴之意)
九、明清纪。黄粱石头,南柯红楼,千载遗梦,百年屈辱,金粉帝国,罪恶毒瘤,极权桎梏瓜藤狱,十万成就皆嫁衣。
十、共和纪。太平天国,洋务运动,甲午辛亥,北伐长征,民国共和,抗战翻身。
参考资料:
百度百科-中国古代史
中国历史年代排序列表?
中国朝代顺序如下:夏朝、商朝、周朝[西周、东周(春秋、战国)]、秦朝、汉朝[西汉(新朝、玄汉)、东汉(曹魏、季汉、孙吴)]、晋朝[西晋、东晋(十六国、桓楚)]、南北朝[南朝(刘宋、萧齐、萧梁、南陈)、北朝(元魏、北齐、北周)]、隋朝、唐朝、五代(后梁、后唐、后晋、后汉、后周)、十国[前蜀、后蜀、南吴、南唐、吴越、闽国、南楚、南汉、南平(荆南)、北汉]、宋朝(北宋、南宋)、辽朝(北辽、西辽)、西夏、金朝、元朝(北元)、明朝(南明)、清朝(后金)、中华民国、中华人民共和国。
原文地址:http://www.honghushi.com/jy/3634.html
猜你喜欢

中远海运集团船舶政委培训,船舶政委 确认?


晨光予熙笔芯(晨光中性笔笔芯)


球彩直播粤语大耳东(粤语直播篮球术语.)


中韩医美微整形培训学校,国内最出名的微整形培训学校是哪一家,学费


七色花课文(小学 七色花 课文内容)


人匠小说全本(有什么好看的全本小说)


人匠小说全集(指匠情挑txt全集下载)


中邮网院登录页面,中邮网上的邮票都是真的吗


中途,关于上下班途中工伤认定


中餐培训计划内容,急!餐饮培训计划表


耳东兔子予你长生txt(求 长生界txt网盘)


中青班参加有效管理课程,如何考察中青班学员


七色花绘本(小学课文七色花告诉了什么道理)


予你长生耳东兔子(第二十八年春耳东兔子百度云)


中邮网络培训学院app,生命人寿网络商学院app


中铁综合培训费,关于中铁辞职问题


耳东兔子简介(谁有耳东兔子的作品介绍)


中青班培训汇报,中青班导师带培总结


中青班干部培训心得体会500,班干部述职报告怎么写


七色花童话故事(点评童话七色花)
